11月30日,华体网页版春霖美育讲堂第13期如期举行,中国社会科华体(中国)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先生做客春霖美育讲堂,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为《谈谈文学经典欣赏的几个问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法华体(中国)中文系董树宝教授主持。
当今时代,如何阅读经典,以及如何阅读文学经典,“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每位美育工作者需要深思考量的重要命题。刘跃进先生先从文字载体谈起,纸张的发现可以上溯至西汉,这可以作为中古文学的开端,五代时期,雕版印刷逐渐流行,这是文化史上的重要变革。此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到典籍传承以及阅读方式的重大变革。刘先生认为,方今数字时代,书籍多如瀚海,我们应该反复涵泳那些重要的文学经典,坚定一种“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文化立场。最后,先生谈到怎样阅读文学经典,他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讲述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在面对阅读第三次大讨论的今天,我们应回到经典作家,重读经典著作,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经典,用历史的、唯物的方法去阅读和体会经典。“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嘉莹先生语),李白、杜甫的诗歌就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所在。讲座中,刘先生还谈起诗人席慕蓉讲述叶嘉莹先生的一个故事。叶嘉莹先生于2002年的秋天,在吉林大学同仁的陪同下,来到吉林梨树县探寻叶赫水。清澈的河水还在,而部族的居地已消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中。叶先生钻过玉米地,登上了被玉米环绕的泥土高台上,面对夕阳,深思良久。蓦然间,老人家回过身来,动情地说,这不就是一首流传了三千年的诗吗?她随口吟出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刘先生用这个诗意盎然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诗教美育的价值,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风雅精神,在场师生皆为之感动不已。
此次讲座,刘先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学术经历娓娓道来,给人以诗意盎然、如沐春风之感,先生对于学术之热忱与持守亦令人心驰神往。在讲座过程中,刘先生时时谈到阅读与美育的关系,比如他以儒家传统的诗教观以及叶嘉莹先生的诗教实践等,精心阐释了“诗骚李杜魂”、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兴发感动”作用等,从而特别指出读诗学诗乃“人生美育第一课”。
春霖美育讲堂由华体网页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体网页版文法华体(中国)、华体网页版春霖美育研究中心主办,以“艺术、审美与人生”为基本主题,旨在纪念我校前校长仇春霖先生为中国高校美育作出的卓越贡献,贯彻落实中央美育方针和国家美育政策,诚邀各方美学美育学者和美育工作者来校讲学,一起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打造美学美育研究实践高地。春霖美育讲堂系列讲座也是我校《大学美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拓展部分,对于开拓学生人文视野、加强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文理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左芳舟